在生产企业的日常运营过程中,车间排产是其最重要的事项之一。合理的车间排产,既能够保证企业均匀生产,不会出现生产负荷大起大落的问题,又能够满足客户的定单需求。
这一次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龙特云ERP中车间的排产功能是怎么使用的。
龙特云ERP的车间排产主要是以工作中心为对象的。也就是说工作中心是提供产能的单位,生产是否均匀主要看工作中心的负荷和提供生产工时的比较。
- 首先,我们在《工作中心排产汇总表》(见下图)看看已经排产的工作中心负荷情况。

我们可以在图中看到各工作中心目前的排产情况。里面有一列是“提供工时”,这里就是指此该行工作中心每天能够提供的生产工时,单位为分钟。比如第一行显示“614”,就表示该行工作中心每天能够提供的生产工时为614分钟。
在后面的日期列里面有显示各种数值。这个数值表示对应日期需要使用该工作中心的生产工时。比如2000、566、224等数值。就表示该天需要使用到对应工作中心的生产工时分别是2000分钟,566分钟和224分钟。
这些数值有时候还会以不同的颜色显示。
如果生产工时显示为红色,则表示需要的生产工时大于工作中心的提供工时。这时候就说明当天此工作中心的工作任务按正常情况是无法完成的。可能需要减少工作量或者是安排加班。
如果生产工时显示为蓝色,则表示当天生产任务较为饱满,需要的生产工时达到了提供工时的80%以上。
- 其次,我们在《工作中心》界面(见下图)来了解工作中心的“提供工时”是怎么算出来的。

《工作中心》中有5个字段是和工作中心所能够提供的生产工时相关的。分别是总台数、每班工时、每日班次、利用率、效率。其中每班工时的单位是小时。因此公式如下:
提供工时=总台数*每班工时 * 60 * 每日班次 * 利用率 * 效率
比如界面中20T冲床每天能够提供的生产工时=1*8*60*2*0.8*0.8=614(分钟)。
然后,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《工作中心排产汇总表》里面每天需要的工时是从哪里来的。
在《工作中心排产汇总表》双击某一行,可以自动进入《工作中心排产明细表》查看具体某个工作中心的排产情况(见下图)。

在这里,我们可以看到安排到该工作中心生产的各个加工单工序。每一天所有加工工序需要的生产工时累加起来就是《工作中心排产汇总表》上面对应每一天的工时数。
那么,这里的工时数又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?
- 接下来,我们到《工艺路线》看看里面的各种工时的设置(见下图)。

对于车间排产来说,《工艺路线》有两个工时是最重要的。那就是“准备时间”和“加工时间”。
准备时间是指一个工序要加工生产所需要耗用的准备时间,比如熟悉图纸、安装工装夹具等准备工作。这个准备工作每一批次的生产只需要做一次,和生产的数量无关。
加工时间是指产品在工作中心上实际加工单的时间。如果《工艺路线》上面的“生产批量”为1,那么就表示加工1个需要的时间,如果是10,就表示加工10个需要的时间,其它情况,以此类推。
这里准备时间和加工时间的单位都是“分钟”。
《生产通知单》在生成“加工单”的时候,会从“工艺路线”中获得对应工序的“准备时间”和“加工时间”,并按加工单中的“准备时间”和“加工时间”进行计算。
- 最后,我们来介绍如何进行具体的排产。
在排产汇总表我们可以看到,2月1号到2号,20T冲床工作中心目前的排产工时已经超过了工作中心可提供的工时614分钟。系统默认是按加工天数平均排产的,但是我们也可以修改系统默认的排产方式。
首先进入《生产通知单》的“加工单”界面,进入编辑状态(见下图)。

选中我们要重新排产的工序,然后在右下角的排产信息框里面会有工作中心每天具体的生产数量(如果没有排产过,则排产数量显示为空白,这个时候默认每天生产的数量是一样的)。我们可以在这里修改每天需要安排生产的数量。如果是因为安排生产的天数不够,则我们需要先修改该工序的开始日期和完成日期(见下图)。

生产排产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,有时候需要反复调整,才能使得车间生产的任务安排比较合理。借助于龙特云ERP的排产功能,可以使我们的排产工作事半功倍。